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研讨会暨“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课程建设讨论会顺利召开

  •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 Created: 2024-01-24

  2024年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研讨会暨“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课程建设讨论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智勇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琛研究员等四十余位专家教师出席研讨会,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姚鑫主持会议

 

              
姚鑫副院长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智勇院士进行会议开幕致辞。他希望能在此次讨论过程中,找到关于“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课程建设的解决方案,能够丰富纳米交叉学科的内容。

 

                 
唐智勇副院长致辞

  国科大教务部副部长刘佳就国科大的授课要求和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讲解。刘佳老师主要从研究生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等八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对国科大教师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

 


刘佳副部长作报告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杜鹏研究员作了题为“学科布局与交叉学科建设”的经验分享。杜鹏老师讨论了学科布局的属性特点和离散性学科布局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从交叉学科的“临时性”和“动态性”两方面出发,对于未来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展望。

 


杜鹏研究员作报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吴树仙研究员进行主题为“浅谈纳米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分享。吴树仙老师表明交叉学科不是原有学科的简单叠加,全新学科重在“范式”。对于纳米学科未来发展,吴树仙老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理论学习。第二,打造专业课程体系,考量基础课程与创新课程比例。第三,保持学科领域开放,动态完善知识保属机制。第四,平衡科研与教育,知识与能力互相促进。

 


吴树仙研究员作报告

  随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琛研究员结合自己讲授的《纳米科学导论》课程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王琛老师表示要构建和完善纳米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并探索一套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工程教育实践案例,用知识和能力对纳米科技发展到制造业升级和新行业进行引导,赋予纳米科学与工程真正的学科发展意义。

 

 
王琛教授作报告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翟俊宜研究员进行了《纳米半导体传感技术》的优秀课程分享。翟俊宜老师及其教学团队结合传感器在纳米尺度的特殊性质,从原理、应用目前突出研究工作进行课程教学,并设置了学生翻转课堂,极大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学生更深入了解学科领域内的前沿知识。

 

 
翟俊宜教授作报告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主管赵京进行了纳米学院课程情况总结汇报。纳米学院采用多层次专业化开放式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赵京老师对纳米学院四个教研室的课程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与国内外六所高校的课程调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本院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了学院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赵京老师汇报学院课程情况

 

  会议的最后,各位专家、老师们结合调研数据及发展现状,就“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开课方向、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交叉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参会人员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