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专项(项目)分项验收会成功召开

  • 仇丁丁
  • 创建时间: 2018-11-21

  专项首席科学家王琛研究员从纳米先导专项目标完成情况、5项代表性成果和科研管理成效等方面作了总体汇报。李泓研究员、宋延林研究员、包信和院士、魏志祥研究员等四个项目负责人,分别从项目科技目标完成情况、重要成果产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项目管理举措、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作了系统汇报。在会议过程中,与会专家观看了专项成果进展视频,并参观了成果展,对专项的成果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

  听取汇报后,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结题材料,并从科技目标完成情况、成果水平及影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情况、经费使用效益情况、科技目标完成情况总体判断等五个评价指标对科技目标完成情况分别打分评议;从组织管理总体框架及措施、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队伍组织及协作交流、承担单位支撑及保障、组织管理举措取得的成效、科研管理实施情况总体评价等六个评价指标对科研管理实施情况分别打分评议。

  经质询讨论,纳米先导专项及其四个项目全部通过分项验收。专家认为该专项围绕新能源、绿色印刷、能源催化、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突破为目标,经过五年攻关及系统集成,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进展:(1)突破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富锂正极材料建成百吨级中试线,镍锰酸锂、硅负极材料建成千吨级产线,隔膜、电解液等技术达到中试水平;开发了多种动力电池电芯,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5Wh/kg;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8Wh/kg75kWh)并形成3.5GWh产能,已配套长安欧尚、奇瑞开瑞等汽车1万余辆;在知豆(35kWh/辆)、北汽EU26072kWh/辆)等车型实现装车示范;开发了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技术,并在电动汽车、深海探索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锂硫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8Wh/kg,在无人机上进行示范应用;锂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724Wh/kg;建成了高水平综合测试分析平台。(2)建成了世界上首条600万平米/年的无阳极氧化处理绿色版基中试线;建成了100/年纳米涂层材料中试线及3000/年的环保油墨生产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绿色印刷产业链,该技术提供了从源头解决印刷行业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的可选方案。(3)甲烷无氧转化直接制烯烃获得重大突破,实现甲烷转化率>30%,乙烯和芳烃的选择性>95%,单管装置通过了1000小时稳定性测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中石油、SABIC合作进行放大研究。天然气基合成气制DMC经济技术前景良好。(4)开发了系列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吸附材料,设计了光催化/吸附一体化深度水净化工艺,完成内蒙古1700户牧民饮用水净化示范。开发的新型纳米降黏降凝剂在实际输油管线得到应用,安全输运原油5400余万吨,节支1.9亿元,显著提升了原油管道的安全水平。(5)开发的7个纳米药物获得临床批件,3个获得临床受理通知;针对慢性病、传染病等开发的8个诊断试剂盒和1个纳米微流控芯片成像仪分别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6)围绕纳米制造产业化过程的关键标准和规范的制订,主导制订8ISO/IEC国际标准和30余项国家标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7)专项成功开发了新型GaN激光器、高速新型相变存储器芯片、全固态电池、金属网栅柔性透明导电膜、纳米银导电油墨、绿色印刷射频标签天线、3D打印配套材料及设备、天然气基合成气制DMC、特高压电网用高绝缘材料及防污闪涂料,均已建成中试线或生产线。5年来专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及新增产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于英杰局长在总结时指出,纳米先导专项经过5年的协同攻关,取得了系列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成果展令人震撼。他对纳米先导专项提出了两点要求:(1)按照“十二字”总方针进一步认真总结凝练专项科学上、技术上的突破和产业上的发展,迎接总验收。(2)纳米先导专项是与产业化结合最密切的专项,对已经取得阶段性产业化进展的成果,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能继续有力支持,有效推进重大产出。

  此次分项验收的顺利通过,是对纳米先导专项实施5年来取得系列阶段性进展的肯定,为总体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大科技任务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中科院档案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相关管理部门、科研团队以及专项办公室等80余人参加会议。

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高军副局长介绍专项基本情况

重大科技任务局于英杰局长作总结发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致欢迎辞

 专项首席科学家王琛研究员汇报专项完成情况

纳米先导专项验收会议现场

验收专家组与纳米先导专项团队参会成员合影

李泓研究员向于英杰局长介绍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成果

包信和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纳米催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