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纳米专业教育论坛成功召开
机会和挑战同样存在,如何走出一条有特点的纳米专业教育之路?
- 仇丁丁
- 创建时间: 2019-11-07
“什么样的纳米科学教育才是合适的?
什么样的纳米科学教育才能适应未来纳米研究的多重挑战?
未来纳米科学教育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纳米人才?”
2019年10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协办的首届全国纳米专业教育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中丹中心一楼报告厅进行。来自15个单位的50多名有纳米教育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或教育管理者在此热烈探讨纳米专业教育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纳米中心前任主任、纳米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王琛教授以及国家纳米中心前任副主任,北京大学朱星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
王琛教授(左)与朱星教授(右)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唐智勇教授进行开幕式致辞。他说, “纳米中心有着14 年纳米交叉学科培养工作,向社会输送了472名毕业生。328名博士毕业生中,担任副教授以上职位有 60人,教授30 人,10人获得“青年千人”资助。同时,毕业校友在企业界、产业界等其他行业也有优秀的表现,这说明纳米交叉学科的培养是有成效的。2017年,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及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希望促进纳米专业学科的发展“。 唐智勇副院长说,我们在教育探索路上也有很多困惑,所以希望这个论坛能为国内高校纳米教育搭建一个交流和共享平台,把纳米科学系统性总结,共同推进纳米专业的教育工作。“
唐智勇教授致辞
随后,北京大学等六个高校分别对所在学校纳米学科专业的发展情况作了报告。
一、促进导师与学生交叉融合,碰撞出新东西来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侯士敏教授, 介绍了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博士培养点的发展情况。该专业于1997年设立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纳米科技中心,研究方向分别为纳米化学与单分子科学、纳电子学与分子电子学、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在“潜心学术、追求卓越、经略毫微、培育英才”的培养理念下,课程体系中设置中努力兼顾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科视野;培养模式中强调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不同专业导师的相互合作,自发地主持交叉学科,多个课题组共同承担大项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一起完成研究工作。侯士敏教授说:“相当于给学生一个大篮子,增大学生的自由度。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项目,真正交叉融合,做出和他原来不一样的东西来。”
北京大学侯士敏教授作特邀报告
二、“四个全新”+“三融合”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创立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聚焦纳米专业本硕博培养体系的培养单位,成立时间虽短,但却获得了多次教学成果奖,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苏州大学刘阳教授用“四个全新、三个融合“的培养模式:“四个全新即是全新的学院,全新的专业,全新的队伍和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个融合即是教学科研融合、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资源融合”。
(1)教学科研融合
刘洋教授分享到,学院强调学院所有教师都务必参与本科一线教学并且担任本科生的学术导师,并且教科融合方面实现了“三早”特点,即: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院为学生设置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四级课外创新项目体系;学院所有的高端科研平台都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筑的校企合作框架,建设重点创客实验室,引入创新创业类课程,全方位培养技术创新的纳米人才。
(2)学科交叉融合
学院实现了“本硕博全链条贯通式”纳米课程体系的设置。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以个性化培养为导向,构建了学段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学生可自主选择方向,可跨学科选择课程,实现理工医高度融合。目前,学院正在与校研究生院、教育部共同筹备,实现8年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面调试体系的开发。同时,学院开设《纳米新纪元》网络公开课,推进国内纳米科技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也对其他院校开设该类课程起到借鉴作用。
(3)国际资源融合
学院借鉴纳米强校的课程框架,构建纳米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学院创建了纳米专业的英语语言中心;专业课英文教学多达70多门。学院还与海外纳米强校开展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刘阳教授表示未来要建设“新工科”示范学院,形成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最后,刘阳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和与会人员一起交流:如何进一步优化纳米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优化纳米专业国际化教育进程中的英文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纳米专业优势这三个代表性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讨论。
苏州大学刘阳教授作特邀报告
三、中丹教育碰撞的火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杨蓉教授介绍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成立,由中丹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该项目中,双方通过包括中丹纳米科学与技术双边会议,研究生互访,网络视频课程,联合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以整合两国教育资源,发挥两国教育优势,培养适应国际化进程的高级专业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蓉教授作特邀报告
四、建设在路上,任重而道远--探索新培养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学院的王文楼教授介绍了中科大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情况,旨在培养产业和市场所需的纳米科学与技术人才,即社会应用人才。中科大采用“暑期学期+1+2”模式和双导师制:学生提前四十天入校,进行四大化学的强化学习;在校学习1年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入企业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年的毕业实践。双导师制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以企业导师为主,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需求。中科大纳米学院不断地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例如企业项目进实验室模式、员工式培养模式、校内外资源有效利用模式,实习基地竞争模式等,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了解学生特质、减轻企业压力、动态调整学生。王文楼教授认为中科大虽然有自己的专业实践教育特色,但也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如专业培养模式的压力、专业定位与优势特色结合不紧密、合作点面深度拓展有限等,总体来说高水平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在路上,任重道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文楼教授作特邀报告
五、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高质量、有特色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北京交通大学的丁克俭教授以此问题引出了有关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讨论。
丁克俭教授介绍北交大理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纳米中心于2013年共同设立了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项目,采取2+1+1培养模式,学生第一、二、四学年在北交大理学院学习,第四年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习,最终可获得北京交通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双学士学位。为保证学生学习质量,课程采取双语及全英文授课形式,并且引入北美盛行的ESL英语教学体系,小班授课,由滑铁卢语言学院教师分四学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目前,毕业生出国深造率超过60%,其中90%以上进入世界Top100,近30%进入Top50。
丁克俭教授在报告最后也提出了目前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例如:专业定位及培养模式压力,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结合不紧密;培养过程工程环节薄弱等。
北京交通大学丁克俭教授作特邀报告
六、纵向分层次,横向分模块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杨玉平教授详细讲解了本校纳米专业的发, 利用人工智能平台进行材料与信息技术服务的优秀人才民族地区高端应用人才,打造创新班,形成纵向分层次,横向分模块的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成果,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也不断创新,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学与科研、生活相结合。“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让纳米技术走向未来。”
中央民族大学杨玉平教授作特邀报告
七、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次论坛,讨论环节非常热烈,参会嘉宾都纷纷抛出了很多问题。来自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何伟伟副教授认为此次会议非常有实效性,纳米教育发展需要强化基本的知识构架, 因此未来希望大家建成一个共同推进纳米专业共性问题的教育系统。侯士敏教授说我们需要拿出开拓者的精神,在遵循教育规范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一步细化纳米专业的人才培养。朱星教授认为,每个学校的纳米专业教育模式应充分结合自身学校的发展特色,等自身的特色发展到一定程度成熟之后,应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与会嘉宾热烈讨论
王琛教授对大会作了总结和展望,纳米专业教育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理科到工科、从中外特色办学到各学校自身特色办学,都体现了纳米专业的基础性、前沿性以及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这是一项培养人、造就人、严谨、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探索一种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新的发展模式。前进的路上,机会与挑战并存,问题才蕴含着发展的机会,没有现成模式的参考,更需要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努力突破,砥砺前行,走出一条有特点的纳米专业教育之路。
论坛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文字作者:贾慧珍 赵睿琛
摄影:陈辉 艾宇民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